java入门第三步(易混点)---面向对象三个特征、类与对象的关系,创建与使用对象、构造器。
一、面向对象的三个特征:封装、继承、多态。
1、封装:将类中的一些方法和属性通过private私有化,使其只能在该类内部直接访问。外界(包括创建的该类对象)无法直接访问,只能通过该类中public修饰的公有方法间接访问。
2、继承:继承主要描述的是类与类之间的关系,注意是类与类之间的关系。通过继承在可以无需编写原有类的前提下,对原有类扩展。
3、多态:一个类定义的属性和功能,被其他类继承后,当把子类对象直接赋值给父类引用变量时,相同引用变量调用同一个方法呈现不同的行为。
二、类与对象的关系
类是抽象的概念,是一种概念,而对象却是类的实例化,是实实在在存在的。
类是对象的抽象,将一些对象的共同特征抽象(拿)出来加以组合,就叫类
三、类的定义,和对象的创建和使用
1、类的定义语法格式:
[修饰符] 类名 [extends 父类名][implement 接口名]{
[修饰符]变量类型 属性名 [= 值 ];
[修饰符]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 (参数列表){
方法体
return;
};
}
class Person{
public int age = 17;
public String name ="岳岳";
void speak() {
System.out.println(age);
}
}
注意:一个.java文件中,public 只能修饰一个类,且这个类的类名必须和文件名一致。
2、创建对象的语法格式:
类名 对象名 = new 类名();
Person p = new Person();
p.speak(); //调用对象方法
p.age = 21;//为对象属性赋值
System.out.println(p.age);
3、关于对象的一些知识:
java将内存分为两种,即栈内存和堆内存,栈内存用于存放基本类型的变量和对象的引用变量,堆内存用于存放由new 创建的对象和数组。
Person p = new Person();
Person p 用来定义Person类型的变量p,并将其存放在栈内存中, 通过 new Person()创建的对象放在堆内存中,中间的赋值运算符‘=’用于将Person对象在内存中的地址赋值给变量p,p引用的对象简称p对象
四、构造器
声明了类,并且创建了对象,然后需要为对象赋值,那么怎么在实例化对象的同时为对象赋初值,这就需要用到构造器。
1、构造方法的定义语法格式:
[修饰符] 方法名 ([参数列表]){
}
class Person{
public int age = 17;
public String name ="岳岳";
void speak() {
System.out.println(age);
}
public Person(){
System.out.println("调用了无参数构造方法");
}
}
构造方法会在实例化对象的同时被调用。
class Person{
public int age = 17;
public String name ="岳岳";
void speak() {
System.out.println(age);
}
public Person(age){
this.age = age
System.out.println("调用了有参数构造方法");
}
}
2、编写构造方法需注意的问题:
(1)方法名须与类名相同
(2)没有返回值类型声明
(3)不能使用return返回一个值,道可以使用return作为方法结束。
版权协议须知!
本篇文章来源于 网络转载 ,如本文章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,请立即告知本站,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
3752 0 2019-11-07